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内容详细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兰州自来水事件敲响饮用水安全警钟

2014-04-17 11:35:38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4月16日就兰州自来水事件表态称,兰州市近日发生的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再次敲响我国饮用水安全的警钟。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日下午5点35分得到的这份声明称,近年来,从松花江苯泄漏到广东北江镉污染,再到兰州自来水苯超标,频频爆发的水安全事件已将我国的水危机现状暴露无遗。

  环境商会说,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约70%不达标,地下水水源地约60%不达标。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可见,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令人忧虑的是,我国许多地方的水源地先天不足,离高污染类企业只有咫尺之遥。”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4.6万多家重点行业及化学品企业中,12%的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72%的企业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和太湖等重点流域沿岸,50%的企业无事故应急池。以长江为例,沿岸有40多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三大石油化工基地。这种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我国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骆建华说,饮用水出现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是件好事,也足以证明13亿人的饮水问题绝不是件小事,如同吃饭问题一样,应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上述声明称,目前看来,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利大于弊。自2002年开启市场化改革以来,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到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缓解了长期以来单纯依赖政府投资以致市政公用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也打破了事业单位独家垄断的局面,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运营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服务效率。可以说,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显而易见。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削足适履,出现问题应科学理性地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不能盲目归咎于改革。相反,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声明说。

  骆建华对记者表示,总体上看,水务行业引进外资也带来了正面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全球知名水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新的商务模式,推进了中国水务行业的发展。

  声明称,实际上,就兰州事件本身而言,发生污染事件跟水务公司有无外资参股并无关联。这些外企在全球布局,在很多国家均有水务项目,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对供水安全问题不予重视。对待外企,应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平等对待,不能因为企业性质而怀疑其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不能因为企业性质而对其监管稍加松懈。相反,政府应对其一视同仁,严加监管。

  声明说,通过此次兰州事件,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应进行深入反思,防止其他城市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环境商会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快对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输水管网不过关,饮水安全也难保。各地应切实改变过去重厂轻网的观念,将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放在突出位置。当然,管网更新改造工程浩大,投资不菲,并非一蹴而就。当务之急应摸清家底,严加排查。对于那些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特别是与其它工业管网交织在一起并存在严重隐患的供水管网,应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将安全隐患消弭于未发之时。在即将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各地政府应将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列为重点工作,加大投入。

  二是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力度。从目前发生的各类水污染事件来看,水源地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原先的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取水口范围,而应把输水管网所经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也作为水源地加以重点保护。由于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所经地区如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物容易通过管网薄弱环节反向渗透到供水管网,形成水质污染。对于这种类型的污染防治,一方面应加快管网更新改造,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管网所经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

  三是完善水源地和供水水质的安全检测体系。水质检测目前国家制定了规范性标准,但对于一些特殊地区,比如石油化工企业集中的地区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应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在现有水质检测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对石油类污染物和重金属等相关指标的检测频次,力争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把污染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人民调解委员会 【更多】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