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内容详细

让节能减排从“支出”变为“收益”

2009-07-31 10:15:47  

  节能减排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搞好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特殊背景下,保持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措施。

  在废弃物中挖掘效益

  日前,以煤矿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主要燃料、总装机容量4330MW、每年可将280万吨煤矸石变废为宝的沈煤集团红阳能源煤矸石热电项目在辽阳正式奠基。这是辽宁省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又一个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宏生向记者介绍,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电厂所用燃料的60%为煤泥和煤矸石,每年可消耗煤矸石280万吨,年发电能力为40亿度。可基本解决沈煤集团沈南矿区煤矸石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可节约标准煤40万吨,可减少燃煤支出1.62亿元,并且节省大量原煤,其燃料成本与国内其他燃煤电厂相比降低20%。

  与此同时,电厂将解决辽阳市80%建筑供暖和工业用汽,规划供暖面积可达到3400万平方米。电厂周边为化工产业园,用汽企业逐年增加,预计用汽量可达每小时200吨,蒸汽效益将非常可观。红阳能源煤矸石热电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预计每年总收入约30亿元。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沈阳市铁西区北二路长达2公里的58盏LED路灯,在夜晚异常的璀璨。但较之一般路灯,LED路灯节能达90%,寿命长3到4倍。据统计,铁西区每年可因此减少4万吨二氧化硫污染。

  据了解,辽宁省在去年推广100万只节能灯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全年计划安排推广节能灯250万只。据初步测算,这些节能灯每年可节电1.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800吨。

  新能源新技术助力,只是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方面。在2008年,省政府就与各市重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向87家企业下达了二氧化硫限期治理决定、实行月检查季调度、建立1600余册减排档案等措施,有力推进了减排工程的落实。

  绿色照明灯、地源热泵技术、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助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成为当前扩内需、保增长形势下,驱动经济“绿色”增长的又一动力。

  力促经济“绿色”发展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辽宁省加快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为深化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的出台,更显示出全省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省政府报告中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但同时要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在扩内需、保增长的特殊背景下,实现地区经济增长11%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给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省政府报告提到要毫不放松抓节能减排。要继续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保问责制,加强监督和行政执法;全面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大力推进城市热电联产项目;继续推进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电力、钢铁等企业实现二氧化硫达标排放。

  目前,辽宁省列入淘汰计划的12个行业中的电力、水泥、炼铁、电石4个行业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另外,去年省审的62个工业项目全部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项目排放强度仅为2005年的1.1%和1.7%。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坚持上大压小,为新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在拉动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