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刊 >>内容详细

2013环保上市公司峰会纪要【中信证券】

2013-12-11 14:40:02  
产业趋势
  • 截至2011年,我国环保产业2.4万家企业,300多万从业人员,收入3万多亿,其中内资占93%,外资占7%;其中从事环保产品生产企业4,4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80万,主要集中在水和大气,占比80%,连续7年30%左右增长
  •   环境服务业主要包括设施运行服务、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咨询服务等,目前有8,000多家企业,从业91万人,收入1,700多亿,主要是项目运营和设施建设,占比74%,生态修复仅占3.7%(未来土壤修复空间巨大)
  •   环保企业规模小也是政策导向造成的,属于污染治理责任逼迫性产业,污染物排放依附性产业,缺乏自身生存发展的载体,因此固废、仪器仪表、生态修复等领域目前市场相对较小
  •   目前环保产业处于战略机遇期,清洁水(水十条)、土壤等规划预示治理压力不断增大,各级政府将更加重视从源头上加以管理
  •   长期以来的监管不到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目前水泥行业NOx治理吨成本20多元,但排污费只要7毛多,企业当然不会治理
  •  未来要大力完善标准体系,不断收严,最近在紧锣密鼓修改完善,例如水泥行业窑头窑尾粉尘要低于20,NOx要低于400,因此2,000多家水泥企业都要对除尘进行改造;47个城市要实施特别排放限值,钢铁烧结机机头粉尘低于40、机尾低于20
  •  环保问题不缺钱、不缺技术,就是差在执行机制;政府要转变思路,明确责任,向社会购买服务,聘请环境管家,未来也有望出现环境事务所,政府对外采购;明确企业责任,加大治理力度,要储备一些技术,加大示范、试点力度


  •   生活污水起步较早,也较成熟,工业废水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   污泥每年产生量超过4,000万吨,大部分回到环境中,填埋或是滥倒


  •   气:电力、钢铁、冶金有一定规模,专业化需要加强,汽车领域较弱

固废
  •  固废:仍在发展中,生活垃圾较成熟,餐厨、危废刚起步,土壤模式不成熟

土壤
  • 土壤市场空间会远超过大气和水,规模可能超过几十万亿,存在问题主要是资金机制、法律责任及技术
  • 1月23日国务院出台工作计划,明确5大任务:耕地和饮用水源地;源头控制,包括工业、矿山、交通(铅超标)、农药化肥等;被污染地块风险管控,耕地、矿山修复;修复试点示范是未来几点重点,全面展开条件还不具备,将主要针对工业污染场地、耕地修复、区域性修复等;监测体系,土壤基本是空白
  • 未来土壤规划也基本会沿着上述5方面展开,在落实地方政府、企业责任方面遇到一些难题
  • 土壤立法方面,2013~2017年还都是基础阶段;本届人大要完成立法,倾向于用《土壤环境保护法》,要从保护做起,到污染防治已经比较难了,预测性保护更好
  • 2个难点:落实责任:土地财政,存在价差,政府要让利,污染企业有时也找不到了,难以界定,事关农民生计;企业:事业心、责任心都要有


财政税收
  • 未来仍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赤字率、适度债务率、适度扩大预算内投资,主要方向是未完工程、三农、节能环保及其他重要产业等,以及区域性安排
  • 改革方向:事权划分调整(环保、生态、食品安全等相关事权上收)、增值税及所得税划分、地方税体系构建
  • 转变观念,不考虑所有制问题,手段包括投资补助、贴息、股权投资、担保、政府采购
  • 改革思路:税收激励与惩罚相结合,减税和增税相结合,直接优惠与间接相结合;减税方面,营改增、所得税、出口退税、关税等;增税方面,资源税、环境税、碳税、房产税、消费税等;总体来看,以结构性减税为主,同时出台资源税改革
  • 资源税:推进煤炭税从量到从价计征,提高税率,税费同步改革,主要归地方政府
  • 环境税:费改税,抓重点,适当提高税率,大头留地方,改革征管模式,推进立法及实施
  •  碳税: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征收对象(煤、油、气)、计税依据(消耗量)、征税环节(消费),建议“十三五”初中期开征,每吨CO2按10元
  • 2014~2015年把环境税、资源税在全国普及,之后开征碳税
  • 目前针对节能有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环保服务业目前还没有,近几年主要是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等
  • 未来要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新机制,推进市场机制,增设预算科目,政府采购服务,提高三个比例:绿色采购、低碳技术产品及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和范围

PPP
  • 政府做好立法、标准、规划以及准入退出等配套措施,而通过PPP模式提供均等服务,引入市场机制,政府追求社会福利,企业追求利润,二者实现平衡,解决和替代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 现在各级政府普遍缺钱,尤其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许经营就是PPP模式在我国市政公用领域中的应用,很多地方支付能力不足,财政用于补贴运营要比直接投资好
  • 把不同类型的资金引入市政领域,也是一种PPP模式,有稳定的现金流
  • 国际经验:法国PPP做的很好,用在公共设施领域,而日本绝大部分都是政府投入运行管理,经过几十年后法国环境服务业开始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但日本由于环境市场开放程度低,没有出现巨型的环境服务企业,尽管技术、产品很好,因此PPP模式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美国PPP份额也非常小,而且受到民众反对,认为应该就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提供公共服务,企业治理好自己的排污,环保企业就是提供技术设备等
  • 国内2002年开始开放市政环境市场,污水处理率大幅度提高,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国有/民营企业,目前污水处理60%以上是特许经营模式,但还是发展初级阶段,管理办法还不完善,有些地方操作极不规范,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 近10年来吨水造价和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也是PPP推广带来的,10多年前江西南昌三个污水项目,原来预计处理费都会在0.75元/吨左右,最后实际招标下来不到5毛就做了,而且处理效果也比较好
  • 2002年的一个焚烧项目,由于有政府参与落地实施非常快,但2010年民营的BOT项目前期就搞了2年
  • 存在问题:公私部门对产出物标准和要求界定都很粗糙,最重要的是合同约束,但建设部此前的特许经营样本也有问题,期待新的相关立法出台;国内目前特许经营条款没法满足国外投资者/资金的规范要求,比如工业项目跟企业停水是经济纠纷,而如果跟政府就没办法
  •  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投资,可以轻资产,可以做服务,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合作
  • 运营也是一种模式,不一定要去投资,但不是对所有项目都适合做PPP,有收费机制、有量的保证才可以
  • 污泥付费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城市可以考虑适当集中处理处置,遵循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

 


第三方治理
  • 三中全会创造了发展第三方治理好的环境,需要企业精神和担当,污染者付费、改善环境要得到收益,是产业的希望所在
  • 政府责任很关键,只要依法监管,企业就会有需求
  • 第三方治理企业有动力(环保企业会把“后院”当“前厅”来负责),有监管,环保企业有实力(能够留住专业人才),有技术(难度较高,需要经验积累)
  • 很多企业由于环保设施运营不好导致效果不达标,还有企业由于环保问题倒闭了
  • 存在问题:政策法规,一旦不达标,责任主体如何界定?税收方面,企业抵税效果就消失了;环保企业要自律,不能过度追求利润
  • 取消环保设施运营资质会择时实施
  • 博天:环保行业从业19年,2013年新签19亿合同,89%来自工业,开发区的BOT项目也有布局,收入结构会更加合理;积累了大量客户,也有外包运营需求,例如中粮的有些业务季节性太强(4个月),因此适合外包给公司负责;公司1995~2000年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啤酒等行业水处理,2000年以后负责三峡库区市政项目,2007年以后布局能源化工,跟我国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下游行业水质越来越复杂,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
  • 东江:核心业务是城市/区域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工业废水废渣、市政废物等,资源化理念综合整体解决;危废中心是解决无害化问题,“两高”使得危废处理需求猛增,扩产能流程较长,资源化资质审批相对容易一些,老百姓抵制一直是一个问题
  • 万邦达:工业污水相比市政要复杂很多,公司先做EPC,测试运行成本和指标,之后负责运营,EPC+C模式

 

雾霾问题
  • 空气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一边治理一边在加重,火电以外行业差距比较大,标准也缺失;长期看还是要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还是主要能源
  • 根本上还是机制监管问题,国外标准还没有国内严格,但效果好很多,主要还是执行、落地好
  • 需要解决工业燃料的清洁利用问题,改天然气不太现实,很多地方条件不具备,煤气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排放指标可以达到天然气水平;煤气炉1~4年可以收回投资,取决于和煤炭产地距离,折合天然气约2元/立方米
  • 国内除尘技术已经代表国际先进水平,但入口烧的燃煤质量没有保证,对环保设施达标运行提出了很大挑战
  • 龙净环保湿式电除尘器在30万机组已经有应用,百万机组合同也已在手

 

并购与再融资
  • 现在小环保企业很多,例如污水、危废等,整合趋势比较明确;大的环保公司一定是通过并购完成的
  •  再融资/并购审批较难,即便是重资产模式
  • 并购标的时机方面,企业的成熟度有差异,估值也是个问题,高价并购风险较大,也需要理性回归
  • 绿色金融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对行业帮助不是特别大,以往银行、金融对于中小企业往往是歧视的,对环保行业了解也有限
  • 可以考虑由环保业内企业发起绿色银行支持产业发展,例如10家左右企业集合50亿资金成立金融机构,在某个区域可以率先试点开展起来,具体操作可以成立新的银行,或者增资现有银行
  • 特许经营质押现在没有银行可以完全操作

 

昆山经验
  • 昆山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指标占比由原来的11%提高至15%,污水处理“按质论价”
  • 昆山污水厂尾水提标都要经过人工湿地,达到IV类标准,目前正在委托清华大学做方案
  • 未来也会鼓励监测服务外包,推进第三方运维

中信观点
  • 此次昆山峰会总体感觉有三大亮点:首先,未来财税体制改革值得期待,环境税/资源税(2014~2015年普及)及碳税(或“十三五”)将逐步开征,这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并为地方政府开展污染治理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政绩导向变化、收严标准、严格监管执法等措施正在不断落地,推动政府/企业转变思路,对外采购专业的环境服务;最后,第三方治理趋势明确,而环保公司除了立足自身的技术经验优势外,一方面将通过并购整合尽可能形成“一站式”服务提供能力,另一方面也正在探索多重融资渠道(基金、银行等)以解决资金问题。我们继续看好2014年环保板块在政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业绩、并购三重因素推动下的趋势性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南海发展、盛运股份、碧水源、桑德环境及天壕节能,建议关注东江环保、中电远达、津膜科技、聚光科技及重庆水务。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