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0日是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申购中国国旅和创业板新股的合计1.4万亿巨额解冻资金,选择何种过节方式更占优?多家研究机构认为,长假期间不确定因素较多,建议投资者避免重仓过节。
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
在积累不小获利盘后,美国乃至整个海外股市以及商品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入调整期的可能性较大。除此之外,金百灵投资的秦洪认为,长假期间市场对国内房地产9月销售数据的预测会否低于预期,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作为判断市场中长期走势的另一重要因素,宏观经济的复苏情况目前也未完全明朗。日益上升的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经济复苏增添变数。国内方面,银河证券指出,市场普遍关心10月中旬公布的9月份国内宏观数据情况以及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的情况,11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等因素也将影响市场心理。
操作:上涨动力不足 宜控制仓位过节
29日,次新股拒绝“破发”的保卫战已燃起些许烟火,中国中冶在距离发行价仅1毛钱处绝地反击,A股股指尾盘反弹,将跌幅收敛。今日亦是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前半段反弹的成果正面临最后的考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A股市场上涨动力仍旧不足。浙商证券认为,新股发行提速、创业板推出,以及十月份将是大小非解禁高峰期等因素,强化了投资者对市场供给增加的预期,在更好的经济数据和新的刺激政策出台前,市场缺乏上涨动力。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市场成交低迷、人气涣散,场内资金提前撤离,沪指半年线破位遭进一步确认。后市大盘短期将继续处于调整探低阶段,控制仓位过节是主要策略。新时代证券也建议投资者,尽量回避股价仍在半年线上方的个股,长假期间仓位控制在半仓以内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后市:关键是趋势而不是长假
从以往经验来看,似乎长假具有一定的放大市场趋势的能量。极有可能在节日期间经过充分交流后加剧投资者的抛售心理。如果市场处于多头状态,那么,则有可能会加剧投资者在节后的加仓心理。反之,节前一直调整,那么,节后会加速调整。
也就是说,长假本身并不会产生做多能量,只是因为在长假期间,各路资金对趋势的认识在充分沟通与重新审视当前市场运行格局后,更趋于一致,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做多能量。因此,在多头格局中,长假过后会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较为典型的是2000年的春节假期,当时A股市场已运行在1999年至2000年的那轮由网络科技股引导的牛市周期中,所以,春节长假过后,配合利好消息的影响,使得多头能量释放至极致,上证指数大涨9.05%,随后持续三个交易日上涨10.30%。而在2006年的春节假期、2006年的国庆假期也因为当时A股市场处于2006年至2007年的牛市周期中,故A股市场出现了长假过后的持续上涨态势。由此可见,长假期间延续了原先的市场运行趋势,只不过可能由于新信息等因素的叠加而使得原先的趋势变得略微陡峭一些罢了。
当然,从相关数据看,即便长假期间前后走势出现短暂不一致的现象,如2009年春节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0.72%,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则上涨1.05%,接着持续三个交易日上涨5.86%,表面看来,似乎表明长假前后的走势并不趋于一致,似乎在否认了趋势的力量。但实质上,打开上证指数的日K线不难发现,春节长假前后的走势正处于1664点至3478点的强反弹的趋势格局中,正由于此,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并不意味着节后会下跌,相反由于趋势的力量,使得节后A股市场再度延续着原先的趋势进一步盘升,这也充分表明了并不能以节前某一个交易日的走势来判断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关键在于认识到市场的趋势。
那么,为何趋势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因为趋势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因素的叠加,也就是说,如果趋势向上,也就意味着政策面、市场面、资金面等都会向着上升趋势的角度倾斜,那么,即便是长假,有的也是诸多利好消息的综合信息,在2000年春节后,上证指数大涨9.05%的推动力也是当时A股市场迎来新股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的利好信息。反之,如果市场的趋势是向下,那么,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相关因素,本身也就存着向坏的方向变化的可能性。而长假期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极有可能会使得那些原先对证券市场趋势产生不利作用的因素在长假期间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剧了长假后的市场因素。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