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内容详细

对绿色经济的思考

2009-07-31 01:50:08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6月期的刊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Matthew E. Kahn的一篇有关绿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文章,对几个对绿色经济的普遍命题进行了判断与分析。

    命题一:“绿色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危机。”
    Kahn认为这一想法是不现实的。尽管各国政府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都在宣扬将把经济刺激方案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鼓励绿色经济的发展上来,并许诺将以此促成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即“绿色职业”,但绿色革命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且这些措施在就业上的影响其实是双面的——减少一些,也增多一些。因为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立法与政策必定不利于重污染工业的利益。那些能源消耗密集或者污染严重的制造企业就会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他们要么面临倒闭,要么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降低成本。这些可能对这些工业企业的员工来说都不是好的消息。 Kahn认为,就长远而言,就业从重污染经济转移到绿色经济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不能单靠指望发展清洁技术来把我们拉出泥潭。”

    命题二:“政府应该鼓励发展可替代能源。”
    Kahn提醒道,这还要看政府如何鼓励。他举《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的教训为例。这一法案规定美国所有的成品油都要混入一定含量的替代燃料。这一规定造成了对生物能源尤其是玉米酒精的需求的大幅增加。美国的玉米已经是严重受补贴的商品。这样一来,盛产玉米地区的参议员们更是笑开了花。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玉米酒精在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生产成品油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多。 Kahn建议,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向来不够灵光,通常选错赢家输家。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以外,应鼓励民众自下而上的局部实践。政府的职责更多应该是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场所——如征收“二氧化碳税”等,让污染者自行为污染付出代价,从而鼓励民间的节能创新。

    命题三:“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步伐已经超过美国。”
    Kahn认为,虽然中国在环境保护与遏制气候变暖方面的许多举措令人称赞,但中国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比美国轻松多少。实际上,中美两国在绿色科技上的竞争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中国环境的改善对世界都有益。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