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基金会(UN Foundation)董事会成员沃斯(Tim Worth)和特纳(Ted Turner),9月26日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该机构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并希望推动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进一步达成共识。
沃斯表示,联合国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计划在今年10月访问中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推动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特别是推进中美这两个碳排放大国间的合作关系。
9月22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气候变化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强调“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表明“美国在气候问题上采取行动”的决心。
对于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的表态,沃斯认为,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会议上作出了非常聪明的一般性声明,虽然也没有宣布具体的减排目标,但看起来比美国的声明更为具体;但中美双方都需要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补充更详实的内容。
特纳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友好、有进步的会议,中国表示将在气候变化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印度也是一样。“美国虽然也作出了同样的表态,但是我们具体会做什么、我们内部能够达成多大程度的一致,这还是一个疑问。总体的基调是非常乐观的。我觉得这是我们第一次就气候变化问题走到了一起,愿意共同为解决这一问题付出一致的努力。目前来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立刻行动。”特纳说。
沃斯则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今年11月访华,届时两国政府将很可能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一系列具体、重要的协议。“这次联合国会议实际上是为11月两国取得重要进展做铺垫,两国会在11月宣布这些重要的决定。”
沃斯向《财经》记者透露,在气候问题上,联合国基金会一直在帮助美国参议院制订相关法律的初稿,比如,天然气资源未来的有效使用将会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基金会注重反映新能源市场中的商业利益和需求,以保证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进入到这一领域。
“我们虽然不是参议院中的一员,也不是谈判代表,但我们将尽最大的力量从外部促使美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积极推进。”沃斯说。
沃斯强调,“对美国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政府能否快速地进行改变。去年选举之后,奥巴马政府承诺会改变能源结构。这一改变将会花些时间,但是一旦成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在各种场合发出节能减排的呼吁外,特纳还身体力行,在太阳能领域的投资上走在了前列。特纳告诉《财经》记者,他已经在太阳能领域投资了上百万美元,还努力促使更多的私人领域投资进入到新能源产业。
“比如近期我们在研究如何能设立一种新的数字化传输系统。目前美国太阳能的发展,西南部的加州地区、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领先于美国的其他地区,因为这些地方阳光充分,并且有不少沙漠地带,有利于太阳能发电。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太阳能产生的电力能源输送到人员聚集的东海岸地区。风能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建立在新模型之上的传输系统。”特纳表示。
创建于1998年的联合国基金会是一个公共慈善组织。1997年9月,Turner Enterprises的主席、CNN的创始人特纳,出资10亿美元用于资助联合国的事业和活动,旨在帮助联合国实现其解决全球问题的目标。基金会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帮助联合国”,使联合国能够更有效地运作,其目前已经在保护儿童健康、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而沃斯则是前美国参议员(1986年至1992年),是气候问题的先行者。1988年,沃斯和另一名参议员海恩斯,共同起草了著名的“88计划”。该计划首次提出了碳排放的“限额交易”(Cap and Trade)思想,并使之成为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的一部分。沃斯还起草了《科罗拉多州野生荒地法案》,该法案在1993年正式成为法律。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