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迈尔斯称,考虑到利润、转移成本的能力以及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程度,航空公司、水泥和钢铁企业、电脑制造商和船运公司很可能受到打击。
他指出,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可能推动亚洲地区更大范围地引入碳定价,碳税或者排放权交易将会在三年内波及每个亚洲市场的许多公司。
“亚洲投资者一点也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都非常短视,他们认为气候变化不是中国和印度政府关注的事情,”他告诉路透社。
瑞银报告《碳定价如何影响亚洲公司盈利》近期将出版,斯迈尔斯是作者之一。他察看了三个可能情形:亚洲国家的国内碳定价;在富国和穷国之间平均分配碳进口税;更高的气候变化碳进口税。
他认为第二种选择是中期最有可能的,并谈到欧美可能对没有设置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产品徵收关税。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