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说,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从近期来说必须考虑许多现实条件,不可盲目跟风。因为每一个地区和城市,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发展道路也不可能一样。中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要想发展,当然要依靠煤炭资源。近期来讲,我们必须考虑到资源条件的限制。
然而,正因为从长远来说中国要走低碳道路,所以大家对低碳经济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英国人说低碳经济,日本人说低碳社会,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深思熟虑,将其确立为一项长期战略的。中国借来了这些概念,这些概念是不是好东西?从理论上来讲,是好东西,但盲目应用就不一定好,跟风的结果可能是作茧自缚。因为中国的长处是煤炭,短处是天然气和石油,假如我们舍弃了自身的优势,花很多成本购买所谓的低碳技术,应用起来却比较缓慢,结果就可能抑制了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概念出发,这一点特别重要。中国现在谈低碳经济的很多,这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但一定要警惕从概念出发的倾向。
那么,怎样才是从实际出发?首先是要做非常扎实、深入的研究,了解全世界的情况,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试点。试点可能成功,可能失败,无论成败,都对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低碳经济也好,生态经济也好,循环经济也好,不管冠以什么样的名目,我们都要知道:我们真正实体的、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不会因为给它冠以一个名目,它就一下子发生了变化。同时,一定不要因为名称的改变,使得我们对于现实本身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概念,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