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资讯 >>内容详细

环保产业“逆向混改潮”下 国资与民企“联姻”现况

2021-01-08 10:53:18  来源:三匠聊金融

 

202114日,环保上市公司博世科发布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广州环投集团将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广州环投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广州市人民政府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环保行业近两年如临寒冬,由此迎来全新命题:环保民营企业携手国资后,如何把握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以适应甚至抢占市场新常态。

 

2020年环保领域“逆向混改潮”的趋势愈加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已有22家民营环保企业拟引入国有资本,其中已完成股权转让的企业有12家,终止并购的有5家,项目合作援助的有2家。2020年拟引入国资的有7家,环保行业洗牌速度明显加快。

 

01“规模战”后,民企亟需解困

 

其一,“规模战”背后,透支“钱袋子”,民营企业亟需纾困。

 

主要原因:①承接大量的PPP项目和疯狂收购、并购,激进式扩大规模;②大量持续性地资金垫付,短债长投的资金错配;③PPP项目政策收紧,外部融资环境趋严,陷融资困境。

 

后果表象:

 

①现金流为负,处于断裂边缘,造血中枢瘫痪。

 

②债务压顶,资产负债率高企,深陷债务危机。

 

③回款缓慢,应收账款规模飙升。

 

④股权高位质押,频频触及平仓风险。

 

其二,基于战略合作需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通过合作、并购,实现民营企业的技术和经营优势加上国资的融资和政策优势相融合,加强自己在环保领域的市场和业务开拓能力,如富春环保携手南昌水天集团意在联合国资发展省域市场,继续进军危废处置领域。

 

02“携手”解燃眉之急,但打铁仍需自身硬

 

环保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牵手国资后,国资对民营企业的援助效应表现不一,2020年前三季度,66%的企业在引入国资后业绩净利润仍为负增长;引入国资当年,民营企业现金流几乎均出现好转,实现正增长,但之后好转的可持续较弱。

 

在融资方面,如清新环境获得四川国资体系8亿元借款以及四川发展为其担保发行8亿元绿色债券,借助国资的信用,降低融资成本。

 

在业务资源发面,碧水源联合中交集团中标11.12亿和21.85亿元项目,双方的协同效应初显。

 

03“逆向混改”道阻且长,行业新格局逐渐清晰

 

环保行业“逆向混改”分为三步走:从国资救命到国资控股;国资民资如何合作;国资主导生态基建投资,民资发挥专业优势。目前主要还在第二阶段徘徊,援助效应与协同效应的发挥仍然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民营环保企业引入国资后,实现1+12的效应之路道阻且长,不是双方资源的简单拼接组合,而是合作双方的磨合,包括战略、企业文化等,磨合效果的不确定性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成长性和爆发力。

 

中国的环境治理已从最初的关注末端比较零散的市场,逐步向区域化、流域性、集中式的环境综合治理转变,从此前主要关注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量、过程综合控制及末端治理。

 

新的产业格局逐渐清晰,未来会由国有企业牵头进行资源整合、投资建设,主导一些区域性的环境综合治理、流域治理项目,民企运用自己特有的专业性、技术产品和服务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以技术为主、高质量发张、资本助推的模式。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