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9 13:46:16
城市大规模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运到城郊堆积成山,或者偷倒、废弃路旁;无处打发的生活垃圾,运到远郊垃圾处理场,简单填埋,天长日久堆满为患。即便在农村,“垃圾围村”也是常见现象,成为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成倍增长,固然跟城市、农村生活的发展相关,然而缺乏必要的循环处理机制,则是关键所在。须知,旧的处理机制被打破了,而新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没有形成循环处理机制,致使垃圾大量产生而很少消化,乃至越积越多,这便是我们垃圾处理遭遇的瓶颈。
从前城市发展不快或受限,没有大规模的拆迁建设,自然也没有多少建筑垃圾;过去农村养猪积肥,养羊、养牲口,可以消化大量的秸秆、杂草;农家肥可以肥沃农田,提高地力和农作物产量,良性的循环机制,避免了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后来,农村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旧有的良性循环机制被打破,大量有机生活废弃物无处存放,不再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而成为堆积街头、村边、田间路旁的垃圾,污染环境,有碍观瞻,给人添堵,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有无办法解决?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不是有了“生活垃圾发电”的实践吗?我们不是有了“建筑垃圾制砖”经验吗?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毕竟是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新工艺,是消化大量建筑、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代表了垃圾处理循环机制的发展方向。然而,我们目前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很少做到废物利用。这说明,我们消化垃圾的新工艺,远未形成规模效应,更没形成链条式的循环处理机制。而这,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投入也严重不足,以致垃圾越积越多,问题越来越大,形成垃圾处理机制的瓶颈——我们早该打破这个瓶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