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内容详细

CEPA六年:积极促进香港经济发展

2009-08-02 20:19:44  

 

资料图: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讯(记者王姣雁) 作为目前为止中国内地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协议,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六年(2003—2008年)来,香港GDP年均增长6.3%,与内地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8.4%,比前六年有了大幅度提高。CEPA为香港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这是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天从商务部了解到的。

 

    CEPA签署六年来实施进展顺利

    六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CEPA一直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先后签署了六个补充协议,并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的不断深化和扩展。根据商务部提供给中国经济网的材料显示,CEPA实施进展顺利,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货物贸易方面,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产品全面实施零关税,并为香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二是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对香港在42个领域采取了250项优惠措施,一些行业对香港投资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限制。

    三是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香港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合作和品牌合作9个方面加强了合作。截至2009年4月,内地累计进口享受零关税待遇香港货物总值21.7亿美元,关税优惠额13.4亿元人民币;2100多家香港服务提供者按照CEPA的优惠措施取得“服务提供者证明书”,申请投资内地;香港共有41家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存款余额530亿元;内地赴香港“个人游”旅客3887万人次;内地与香港在建筑领域共互认专业人员2458人,39名香港居民在参加内地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豁免两门考试科目,31名香港居民取得内地计算机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质,100名香港居民取得内地证券类从业资格,10名香港居民通过内地期货类互认资格考试;内地海关在对香港陆路口岸切实推进统一进出境公路载货清单和绿色关锁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推进人员、货物通关便利化;内地取消了赴香港地区参会参展办展审批手续;两地商品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合作,保障供香港食品质量安全和数量稳定;两地电子商务合作不断得到推进;有关部门推出CEPA投资指南,增加了法律法规的透明度。

    香港业界进入内地市场将有更优惠条件

    CEPA的实施,减少了内地与香港在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加速了相互间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对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以及内地与香港的经贸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9年5月9日,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补充协议六》。协议涵盖了服务贸易开放、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内容,对香港共采取37项具体措施。《CEPA补充协议六》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贸易开放领域继续增加。内地与香港《CEPA补充协议六》在服务贸易领域新增加了研究和开发、铁路运输2个领域的开放内容。

    二是原有服务贸易领域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在法律、建筑、医疗、房地产、人员提供与安排、印刷、会展、公用事业、电信、视听、分销、银行、证券、旅游、文娱、海运、航空运输、个体工商户等领域,内地在原有开放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比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

    三是配合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关于支持粤香港合作发展服务业的要求,积极提出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措施。新协议在法律、会展、公用事业、电信、银行、证券、海运等领域采取了多项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

    四是在法律、公用事业、电信、视听、银行、证券、旅游等敏感领域,内地采取了具有较大开放力度的措施。如公用事业领域,在广东省1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中,新协议取消对香港服务提供者建设、经营城市燃气管网的股比限制;银行领域,允许香港银行在广东省设立的分行,参照内地相关法规要求,在广东省内设立异地(不同于分行所在城市)支行;证券领域,允许符合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境外股东资质条件的香港证券公司与内地具备设立子公司条件的证券公司,在广东省设立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作为内地证券公司的子公司,专门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香港证券公司持股比例最高可达到1/3;旅游领域,允许经营赴台旅游的内地组团社组织持有效《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旅游签注(签注字头为L)的游客以过境方式在香港停留,以便利内地及香港旅游业界推出“一程多站”式旅游产品。

    五是《CEPA补充协议六》实施时间提前。为支持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帮助香港业界更早地利用《CEPA补充协议六》的优惠措施进入内地市场,经中央批准,《CEPA补充协议六》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CEPA成为“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成功实践

    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关注。无论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目前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香港都从逆境中寻找机遇,完成了一次次的突围。

    商务部有关人士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CEPA对香港经济发展和内地与香港的经贸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CEPA签署六年(2003—2008年)来,香港GDP年均增长6.3%(1997—2002年为-1%),股票市值年均增长13.4%(1997—2002年为2.1%),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6%(1997—2002年为-5.6%),与内地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8.4%(1997—2002年为6.4%),失业率由2003年最高时的8.7%下降至2008年底的4.1%。香港地区逐渐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冲击,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以上成绩的取得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CEPA发挥重要积极作用。

    据香港特区政府评估,2004—2008年,CEPA服务贸易优惠措施为香港居民创造4.3万个职位,特别是内地“个人游”访港旅客给香港带来了584亿港元的额外消费。CEPA也有助于吸引外国企业在香港设立公司。2008年在香港开设或扩充业务的257家外资公司中,约有1/4表示CEPA是促使他们来香港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香港企业和人才以更加优惠的条件进入内地,为内地相关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方式和广泛的海外经营网络,促进了内地相关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升级。据香港特区政府评估,CEPA为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的业务带来了459亿港元的服务收益,为内地创造了近5万个职位。

    六年来的情况表明,CEPA是“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成功实践,是内地与香港制度性合作的新路径,是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CEPA今后的发展方向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充分发挥CEPA的机制优势,进一步拓展CEPA的合作领域,丰富CEPA的合作内容:

    一是深入落实CEPA各项措施,加强CEPA的宣传与推广,继续扩大对香港的开放程度,推动内地与香港行业对接。减少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体制性障碍,把CEPA引向深层次的功能性合作,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货物、人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是在CEPA框架下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的全面合作与互动,巩固香港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地位。促进香港金融、物流、商业等优势服务业与内地制造业的合作互动,带动内地服务业共同发展,鼓励内地与香港加强在重点产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香港与内地语言相通、文化相同,经贸合作基础良好的优势,积极发展跨境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CEPA机制,携手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将香港单独关税区的地位和高度国际化的特点与内地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制造业集中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促进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共同参与国际竞争。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