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0 11:15:43
今年上半年,我国在努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记者3日就水价改革等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人。
钱包变鼓了,空气和河流却变脏了
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由于经济发展依赖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一些地区,虽然钱包变鼓了,但空气和河流却变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为了缓解资源和能源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保护环境,近年来,我国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特别是价格杠杆,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今年上半年,我国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水价:完善形成机制
据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介绍,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地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污水处理收费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普遍建立,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全面实施,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逐步施行,反映我国水资源稀缺状况、水处理和污水治理成本的水价体系基本形成。
据周望军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有9个城市调整了城市综合供水价格。为确保水价改革稳妥实施,近日,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调整水价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提高居民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