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人大代表呼吁加快沥溪垃圾填埋场善后工作

2009-07-31 02:23:38  
  2月26日,11位珠海市人大代表联名呼吁政府部门,尽快落实沥溪垃圾填埋场封场一期工程的建设资金1130万元,加快封场建设,尽早消除填埋场对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沥溪垃圾填埋场1986年投入使用,当时没有建设任何环保措施,属于简易填埋场,多年来,该垃圾场积累的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直接渗入地下水,直接污染地下水源。2007年,珠海市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启用,沥溪简易垃圾填埋场同时停止受纳生活垃圾。
 
  根据当时的规划,沥溪垃圾填埋场停止受纳生活垃圾后,将进行封场善后处理,一是由珠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作人员对填埋场进行测绘设计,保证善后工作的科学合理;二是在填埋场表面铺盖防渗薄膜,防止雨水渗入填埋垃圾产生污水,再次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最后是绿化工程,计划在填埋场表面覆盖1米深土层,再在上面广种花草树木,原计划整个封场善后工程要在2008年7月完工。如今两年过去了,封场工程却迟迟未动工。
 
  据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沥溪垃圾填埋场上覆盖土厚度仅为20-30公分,仅仅与国家要求的垃圾填埋作业时每日覆盖土的厚度相同,而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封场覆盖要求相距甚远,雨污分流效果不理想,增加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加大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据悉,目前该填埋场渗滤液改造工程和封场工程都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发改局已批准概算了一期工程的建设资金1130万元,但由于建设资金至今未落实,封场工程无法实施。   一些小区垃圾无法中转,人大代表提出:城建要给垃圾房留位   在新香洲和夏湾区域,由于没有一座公共垃圾房,一些小区生活垃圾无法中转,垃圾不得不在行人道上中转,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周边居民反映强烈。来自香洲区代表团的人大代表林桂合提出,随着垃圾量的不断增多,珠海市迫切需要加快公共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和建设。
 
  林桂合说,据市环卫处消息,珠海市每天的垃圾清运量高达1300多吨,但目前珠海市城区仅有58处公共垃圾转运站,其中44座为密闭式垃圾房,而14座位开放临时收集点。按照国家建设部的相关标准,在城镇地区,每0.7至1平方千米,就要设一座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垃圾转运站,每10至15平方千米需设置一座大中型垃圾转运站。按照香洲区、高新区建成区面积为77.07平方千米计算,城区内至少要配置77座小型垃圾转运站、5座大型垃圾转运站。
  
  林桂合说,做好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垃圾压缩中转站与其他楼群的布局非常关键。对新城区环卫公共设施规划验收不到位,将导致公共垃圾房没有建设用地的“先天缺陷”。   由于珠海市距离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标准差距较大,待建的垃圾中转站多,林桂合建议,相关单位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建设期限、资金来源、责任单位加快公共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建设。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