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新加速,人们不断追赶潮流,一些弃置的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扔掉可惜,留着污染”的烦恼。在这种环境下,一个游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电子垃圾拆解“大军”被催生出来。随着锤砸火烧,铅、镉、汞、聚氯乙烯塑料……这些让人避之不及的重金属、特殊污染物已悄然藏身于你我身边,电子垃圾不当拆解正成为都市污染的新杀手。
废弃电子垃圾已成“鸡肋”
“前几天,家里的电磁炉坏了,一打听,这维修费比买个新的省不了多钱,索性都换新的,把破旧的堆在阳台上。”市民刘先生说,一直以来总担心这些弃置的电子产品会产生辐射和污染,但也没好办法,“几天前听到有人上门回收,就想要赶快处理掉,价钱和去向根本没考虑。”
市民王女士日前也计划着将家用电器更新换代,买了等离子电视、节能冰箱、笔记本电脑……当一切置办妥当,才想起处理淘汰下来的电器,“你说扔了吧还挺可惜的,就只能卖给收家电的了。”
市环保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牡丹江市绝大部分被淘汰的电子产品都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回收了。此后,其中部分被加价转卖给旧家电市场,经维修翻新重新摆上货架,其余部分被送进废品收购站当废品卖掉。
无序回收、野蛮拆解,电子垃圾已成污染新杀手
日前,记者在旧家电销售点较为集中的东三条路新安街南侧,看到许多商家门前都挂有回收旧家电的牌匾,门前堆放着回收来的电视、冰箱和从其拆卸下来的零件。一位业主告诉记者,他们把从流动商贩手中回收来的旧家电进行拆解,经简单功能测试后,将有使用价值的电子零件重新组装成旧家电出售,没用的零件则当废品卖掉。
在一家废品收购站,记者看到,业主正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用螺丝刀、锤子等简易工具,把电器分拆成塑料、金属、电路板、电线等,有时为了拆下金属部件,就简单粗暴地一砸了之。
在西四条路上,也有许多旧家电销售点。在一家名为“志成回收”的商铺前,记者看到,一位工人师傅将一捆废旧电线扔在火盆中,顿时记者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随后,浓浓的黑烟也弥漫开来。气味和黑烟顺着风向,飘向了附近的小区。“为啥要烧电线?”记者上前问道。“电线中间有铜,可以卖钱。”工人师傅介绍说,除了电线,他们有时还会烘烤电路板,“那味道更难闻,我们在这里工作的,每天都被熏得直迷糊。”
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置仍处无序状态
市环保局辐射危废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说,我国是全球家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现有的大量电子电器产品已经进入更新、淘汰的高峰期。据国家环保部门统计,我国电子废物年产量约为111万吨,随着技术革新和市场膨胀加速,我国电子电器产业年增长速度连续十年平均超过20%。
“牡丹江市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量还没有具体统计,但显然电子废弃物引发的环境压力在逐年增大。” 这位工作人员说,目前,牡丹江市在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置领域仍处于无序回收或家庭作坊式拆解的低端处置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链条,对此,市环保部门表示,他们已有在市区筹建专业回收、拆解电子垃圾企业的打算,目前正处于选址阶段。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