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点,北京平谷区马昌营镇的村民们都会把印有厨余垃圾、灰土垃圾、可回收垃圾字样的三只小桶摆放到自家门前,由村里统一收集处理。村民可用这些垃圾换回香皂、洗衣粉、酱油等生活必需品。
2008年,马昌营镇利用村级广播、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将2万多份《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手册》宣传材料和宣传围裙发放到每家每户,并成立镇、村垃圾分类领导小组、考评小组,制定垃圾分类方案。各村采取党员干部分组包片、村民代表包户的分层管理模式,奖励拉动。每月对垃圾分类评比达标户给予10元标准的洗衣粉、香皂、酱油等生活用品奖励,每月更换奖品种类,省去了达标户购买生活必需品的费用,大大调动了村民的自觉性。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发放垃圾桶32000多个;各村还分别配备了垃圾清运电瓶车。通过垃圾分类,实现了可利用资源100%回收,减少了污染。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