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南京河西拟投千万设20“垃圾中转箱”

2009-07-31 02:24:13  

  既弥补中转站建设空白,又不会污染环境

  21平方公里,30多个小区,5万多户居民,却没有一个垃圾中转站。

  记者昨(5月13日)获悉,河西中部垃圾无处中转的难题即将破解。建邺区相关部门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200多万元,在河西中部的20个点设置新型压缩密封式“垃圾中转箱”。

  现状:日产180吨垃圾无处中转

  建邺区环卫部门介绍,河西中部目前已建成、即将建成的小区有30多个,住宅楼近600栋,居民约5.4万户。单位有23个,约6000户。每天约产垃圾180吨,全年垃圾产量约为7万吨。3年后,待河西中部目前规划的项目全建成后,日产垃圾量将达到300吨左右,全年约产垃圾11万吨。

  如此多的垃圾何去何从?自2006年居民逐步入住以来,这一矛盾日益凸显。

  不仅是河西中部没有垃圾中转站,整个河西新城地区现在也仅有1座双和园垃圾中转站。每天从凌晨4点到上午9点半,该中转站集中接纳处置、压缩中转河西主次干道、部分企业、单位、超市、店家、居民小区及沙洲村、双闸村等村镇的生活垃圾,一直在超负荷运转。

  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早在2003年,垃圾中转站等市政用地就已规划预留。当初因资金有限,也无居民和单位入住,垃圾中转站就没建。2006年,翠杉园西侧等市政用地启动垃圾中转站建设,因附近居民强烈反对搁浅至今。

  计划:3年投千万设20“中转箱”

  为解决河西中部垃圾中转设施长期缺乏的问题,经认真调研,建邺区相关部门决定投资1200多万元,计划用3年时间,在奥体大街、河西大街等20个地段,设置新型压缩密封式“垃圾中转箱”。

  据介绍,每个集装箱每次可压缩容纳垃圾15吨左右,配有专用的车辆,可整体密封运走实现垃圾中转,既能解决垃圾无处中转难题,又不易污染环境,影响附近居民生活。

  目前,河西中部20个“垃圾中转箱”的布点工作已完成。根据计划,设置分“三步走”:今年上半年,首先在奥体大街等地段设置12个“垃圾中转箱”;2010年上半年,在虹苑等地段设置4个“垃圾中转箱”;2011年,在富春江西街等地段再设置4个“垃圾中转箱”。

  思考:规划建设环境卫生设施要“超前”

  不建,垃圾无处中转;建,附近居民可能有不同意见。垃圾中转站的“两难处境”,不仅在河西新城区存在,在老城同样存在。

  2001年建成的尚书桥垃圾中转站,因附近居民强烈反对,至今闲置在那;2006年,月牙湖公园5期景观改造时,原有的老垃圾中转站被拆除,但新站无处可建,其他垃圾中转站也无能力接纳,导致至今每天有40吨左右垃圾被迫在马路上中转。

  “个别老小区附近的老垃圾中转站,经常有人提出要拆除,但我们只能改造出新,根本不敢拆除,因为一旦把老的拆除,新的就很难再建起来了。到时候,这么多垃圾往哪弄?”建邺区环卫所有关负责人说。

  “人人都需要,但人人都不愿意建在自家附近。所以,垃圾中转站、公厕等易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都要有‘提前量’。”市市容局有关人士介绍,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不得将规划确定的环境卫生设施用地移作他用;按照环境卫生专用规划和设置标准配套建设的环境卫生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所需资金应当纳入建设工程概算。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