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着可回收垃圾换来的5.6元钱,江大妈向着菜市场的方向溜达过去。记者了解到,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里,江大妈重复了6次这样的生活“程序”。
江大妈是丽水家园的居民。2009年12月7日,银川市在该小区启动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小区物业公司给这里的3200多户居民每户发放了三个可回收垃圾袋,希望居民在丢垃圾时,用几秒的时间把垃圾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再在每周一、三、五拨打垃圾袋上的回收电话,保洁员会上门收取,并当场折现。
“这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小区内掀起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小区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蒋宗辉对记者说。蒋宗辉称目前除了个别住户节约、环保的意识不高,做不到分类投放垃圾外,已有80%的塑料、纸张、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做到了分类收集,市民的分类投放行为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特别是老年群体,不仅能在家里做到分类投放,有的还借出门买菜、溜弯的方便,从家里直接拎到小区的垃圾管理处,省去了保洁员楼上楼下收取垃圾的麻烦。
记者了解到,该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分三步走,即先由42名保洁员从各居民家中收取,再分投到两个垃圾管理处,最后再汇总到物业公司。而由于物业公司与废旧物品回收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等垃圾收集到一定量时,废旧物品回收公司会集中收取。
由于这一试点的成功运行,3月23日,国家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翟青一行在银川视察环保工作时,特意提出要到丽水家园看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情况。在小区内了解到具体情况时,翟青称这是非常好的点子,可以作为“银川模式”向全区乃至全国推广,他还希望银川环保再接再厉,想出能从源头上解决居民餐厨垃圾集中收集的好点子。(记者 薛光平)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