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土壤 >>内容详细

山东首个崂山茶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

2009-07-31 02:22:33  

   沼气炒茶、沼液当药、沼渣作肥……崂山茶园以前使用的生物肥料,经过沼气综合利用后可实现多元化效应。据悉,总投资200万元的山东省内首个崂山茶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投入使用,标志着岛城茶产业开始向生态农业方面升级。在青岛市唯一的茶叶生产专业村——晓望社区,这一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发展起来的高效农业种植模式,正在辐射引导着“江北第一名茶基地”的周边茶农改变着“崂山茶”的生产种植方式,成为广大茶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近年茶叶市场竞争激烈,“无公害农产品”成为“香饽饽”,常年种植的茶园土壤需要改良,非农药方法对付茶叶种植病虫害一时还找不到“万全之策”。但是有一种办法可以破解这个难题,且使茶叶品质提升、生产获得了大面积丰收——沼液喷培代替农药防虫杀虫,沼渣肥田改良土壤。  

  “我们村有1000户,3000多人种植着1000多亩崂山茶,对付茶叶上的虫害我们不用农药,常年和种茶打交道的老百姓中间不缺少具备爱迪生潜质的发明家。”晓望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泽兵对这一新的种植模式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这是一种开发崂山茶的特色种植,实际上就是建立起畜禽养殖——沼气发酵——生态农业模式,不用买化肥、不用施农药,茶叶的品质还好,一家两口子一年打理两、三亩茶园,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李泽兵说,“周边现有的养牛场、养鸡场、养猪场等现有资源,生产沼气、沼液、沼渣,以前种茶使用的畜禽粪便等肥料里面容易含有有害物虫,经过沼气化处理后的沼渣则是有机肥料。另外,沼气可用作炒茶、取暖及做饭,沼液作为叶面肥喷培茶叶可替代农药,有利于提高崂山茶品质,减少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他们创造的这“一招鲜”不仅推动了茶叶生产高效化,还做到无二次污染,达到零排放生态型标准,改善了晓望社区生态环境。
   
  崂山茶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崂山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超群内质,被誉为“江北第一茶”。迄今为止,已有26种茶叶先后78次获得过省优、部优、国家名牌,崂山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在人民大会堂“闪亮登场”。目前,青岛市崂山区有4600亩的茶园认定为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茶园生产基地,所产崂山绿茶不仅畅销北京等北方大中城市,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外市场,。
沼渣沼液是个“宝”。崂山茶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不仅推出了又一新的崂山茶种植模式,为崂山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每年还将为崂山区王哥庄晓望社区贡献7.3万立方米的沼气,按每立方米沼气产生5000大卡热值计算,相当于每年开发标煤52.122吨。仅此一项每年能为公司节省用电7.1万千瓦时,减少用煤30吨,累计为企业节省能源费10万元。
   
  “这个项目不仅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地肥力,还可以极大地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平均亩产值可增加1000元。”崂山区农林局的专家对此给予肯定。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青岛市发改委立项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也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内唯一一个茶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市推广。
巧念经,科技护航崂山茶种植。这种生产模式的全面推广应用,需要专门的技术和服务。“什么时候喷洒沼液、如何配比和沼渣施肥与茶树的距离、时机等,对许多茶农来说,都还是陌生的,但是区里和街道的专家进社区到田间,一家一户的教,掌握起来也简单。”茶农隋本军说。
   
  为提高崂山茶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一项为期4个月的茶农茶叶技术“万人轮训”活动,已经在王哥庄街道拉开了序幕。培训的重点内容是与茶叶质量安全相关的知识及崂山茶生产、加工实用技术,其中涉及茶园田间管理、采摘、病虫害生物防治、茶叶加工等知识。“万人培训”活动将按照划定的各街道38个工作片依次举办培训班。“这种培训模式,解决了传统的技术推广中科研、推广、茶农三者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沼液沼渣的种植模式让茶农尝到了甜头。”李泽兵说。
   
  崂山茶,作为崂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区茶园面积已达13000余亩,其中投产茶园9000余亩,茶叶产量500余吨,产值过亿元。全区已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流通企业70余家,目前茶叶生产已发展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