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业 >>内容详细

水浸街现状如何改变?看"海绵城市"是如何吸水的

2015-12-15 16:08:46  

  广州几乎每年都要遭遇水浸街,全国62%城市发生过内涝,40%的城市河道黑臭。昨日,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5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城市水体治理成为讨论焦点,也是未来投资重要领域。

全国40%的城市河道黑臭

  当前城市水体现状令人堪忧。据了解,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有90%的自然灾害都属于洪水、暴雨,其中有一半的自然灾害都发生亚洲,而亚洲又是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首当其冲。

  据国家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介绍,中国城市水体问题很多,首先是水生态受到破坏,水的自然循环规律被干扰,径流发生变化,水生态系统被割裂,导致系统碎片,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源得不到涵养,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喊渴"。

  此外,城市水环境被污染,国内有40%的城市河道黑臭,60%的地下水质较差或极差。同时,城市排水系统功能弱,导致大量降雨时水浸严重,中国62%城市发生过内涝。

海绵城市能让7成降雨被利用

  为解决城市水问题,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海绵城市与地下管廊建设已成大趋势。

  根据《指导意见》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据测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亿元,全国的总投资额将超过5万亿元。

  章林伟介绍,城市治水的目标,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使得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缓解。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何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到底是怎么样的?它的设计理念与传统城市截然不同。章林伟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传统城市绿地高于道路,道路下面铺设雨水管道。而海绵体城市的绿地低于道路,地下无雨水管道,雨水积蓄利用,提升景观效果。

  "海绵体城市建设要构建'渗、滞、蓄、净、用、排'技术体系。"章林伟说道,"渗"即自然入渗,涵养地下水;"滞"即水流错峰,延缓峰现时间,降低峰值流量;"蓄"即为雨水资源的利用创造条件;"净"即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用"是充分利用水资源;"排"则是安全排放,确保安全。

  每一项措施都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绿色屋顶、透水停车场、雨水花园等设施能涵养地下水。下沉式绿地广场、雨水景观等则有滞水功能。人工湿地、河岸生态滤地等,具有净水作用。

城市治水应注意什么?

  章林伟认为,城市治水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处理好水质和水量的关系,有质无量不够用,有量无质不能用。具体治理上,源头减排要化整为零,在"小"上下功夫;末端处理则要集零为整,在"大"上下功夫。

  治水设施既要有功能性,也要有景观价值,有景观无功能是"花架子",有功能无景观是"傻把式"。最重要的是生态与安全问题,既要留住雨水涵养生态,也要排水防涝保障安全。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