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 >>内容详细

北京:非居民垃圾处理费3年拟提高3倍

2010-03-26 10:32:16  

    育英学校每天产生的近300公斤厨余垃圾,被送到有机垃圾处理机房,经过厨余垃圾处理机处理后产生30到40公斤的有机肥料。 戴冰摄

  北京日报讯(记者 王东亮)记者昨天获悉,多年未变的本市(北京市,下同)非居民用户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今年将出台调整办法,市政部门预计垃圾处理基准价格将在3年内调整至每吨百元以上,为现行价格的4倍。

  市市政市容委负责人昨天透露,本市今年将出台社会单位垃圾处理收费办法,垃圾处理基准价将由原来的每吨25元,分3年逐步上调至每吨100元以上。居民的垃圾收费办法也将随后出台,具体政策目前还在研究中。目前,本市每月对每户居民收取3元垃圾清运费。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除将垃圾处理基准价格由原来的每吨25元分3年逐渐上调至每吨100元以上外,还将制定对各区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考核,对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的社会单位予以经济奖励和表彰。

  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各国均对社会单位和居民产生的垃圾收取处理费。例如,日本按体积收费,且需将垃圾按可燃、不可燃分类;德国按垃圾重量缴费;加拿大则需购置含处理费的专用垃圾袋投放。目前,本市现行每吨25元的垃圾处理费是1999年调整的,相比上海的200元、深圳的125元标准来说是很低的,调整后也只在全国平均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及目前的物价水平和固定资产折旧,处理1吨垃圾成本高达272元,即使不计折旧成本也多达158元。市政部门表示,垃圾处理收费的调整,目的是希望促进市民和社会单位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珍爱环境、节约土地。记者还了解到,两年内,本市将有972个垃圾收集站进行改造,具备分类收集功能,方便市民使用。

会员验证

提交关闭